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解除前期物业合同

2025-01-05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业主和物业进行协商按照规定解除合同即可。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共同决定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之前,建设单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第2种观点: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2)当事人一方违约,经法院判决解除合同;(3)当事人一方侵害另一方权益,经协商或法院判决解除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3种观点: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制定临时管理规约,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临时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不得侵害物业买受人的合法权益。从这条规定可以推断出,建设单位指定的临时管理规约,如果侵犯物业买受人合法权益的,作为买受人可以诉讼确认相关条款甚至合同无效。但大部分前期物业合同用的都是格式合同,即使侵犯买受人合法权益了,也很难举证到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业主大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可以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可以解除的。一、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与物业服务合同的衔接为解决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与物业服务合同的衔接问题,《物业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一般在以下情况下终止(1)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合同终止时间届满,则前期物业管理的截止时间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合同终止时间。(2)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合同期尚未届满,业主委员会另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则前期物业管理的截止时间为另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物业服务合同锁定的起始时间。(3)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合同期限届满,业主委员会尚未成立,或尚未选聘任何物业服务企业,原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不再进行管理,也可以与开发商继续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继续对物业进行管理。在继续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前期物业管理的截止时间为新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