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6篇)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6篇)

来源:要发发旅游网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依据《西乌珠穆沁旗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规定,教研室根据《西乌珠穆沁旗教育科技局教研室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对教研员全面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学期发放。

  二、师德师风考核根据《西乌旗教育科技局教研室教研员考核细则》的结果发放。师德师风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30%。经考评达到该项权重的85%(含)以上发放该项金额的全额部分;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含)-85%内的发放该项金额80%;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以下的扣除该项金额的全部。

  三、教研教改工作,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44%。完成规定教研任务的发放该项全额奖励性绩效工资。超工作量的给付超工作量费,不够工作量的扣工作量费。非教研员按完成教研室分配的工作为准,教研室根据后勤人员考核细则对其进行考核。经考评达到该项权重的85%(含)以上发放该项金额的全额部分;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含)-85%内的发放该项金额80%;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以下的扣除该项金额的全部。

  四、教研教改成果(教研业绩)奖励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6%。主要考核教研员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按照《西乌旗教育科技局教研室教研员考核细则》进行评定。经考评达到该项权重的85%(含)以上发放该项金额的全额部分;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含)-85%内的发放该项金额80%;考评在该项权重的60%以下的扣除该项金额的全部。

  五、考勤奖励占奖励性绩效工资10%,考勤奖励主要考核教研员出勤情况。因此项工作牵扯面较广,计发时要充分考虑其他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1)事假:一个月内,累计7天以内(含7天),扣当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累计7天以上,停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一个月内连续请假超过10天的,停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一个学期内累计超过1个月的,停发本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

  (2)病假:一个月内,累计3天以上,扣当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累计超过7天,停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一个学期内累计超过2个月,停发本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身患严重疾病住院治疗,并经教科局批准办理病假手续,一个学期内连续超过2个月或累计超过3个月的,停发本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

  (3)旷工:旷工1次,扣当日的全部工资,同时停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一个月内,累计7次(或连续3天)以上,扣当月的全额工资;一个月内,连续7天(或累计15天)以上除扣当月的全额工资,同时扣本学期全部奖励性绩效工资。

  (4)其他:凡教研室派出的脱产进修人员进修期间按完成满负荷工作计发工资。婚假,产假,计生假和丧假工资在规定的天数内按完成满负荷工作计发工资。病,事假7天以下由本人所在单位审批,7天以上由教科局审核批准。考核依据为教研室考勤记载,按月计发。

  六、其他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4%。用于教研员加班补助及教研成果奖励。

  七、教研室根据此方案做出工资表后予以公示并报请教科局审批后执行,教研员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教研室考核领导小组提出,考核小组给予解释,如还有意见可向教科局申诉,坚决杜绝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

  八、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时按照教研人员和后勤人员分开评定。

  九、教研员出现各类违规违纪情况时,按照《西乌珠穆沁旗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规定扣发其奖励性绩效工资。

  西乌旗教科局教研室

  二x年三月十五日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

  (一)切实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学校的教研组是教研管理机构,教研组长为具体责任人,学科组是教研的实施机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要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提出教研课题,经常检查各学科组活动情况,评价活动效果。要将教研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量化考核学科组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教研制度建设

  1、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从公开教学的评课中选拔优质课进行公开教学,公开教学时教师听课参与率不少于60%。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辅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一线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同时组织教师及时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切磋业务的良好风气。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推门观课”。听课的同时,对被听课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业等进行一次检查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2、实行业务学习交流制度。学科组集体性的业务学习间周一次,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纳入学科组每周的工作安排。

  学校要加强与省、市、县名校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研工作、校本培训等情况,探讨教育问题,分享研究成果;聘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校讲学。

  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教案中每节课有课后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由学校组织评比,评定等级。学科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3、建立学科组管理制度。各学科组每学期应确定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的重点,定时、定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专题、重点发言人,有详细记录。学科组长的各项手册须做到资料完整,学期末认真做好学科组工作总结。

  教研活动做到“三清、四研究、五统一”。三清:课时清(清楚每教时的要求,重点,难点,易混点,关键点。)、单元清(清楚单元的教学目标,例题与习题的关系。)、全册清(清楚全册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的纵横联系。);四研究:研究教学目的要求,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练习设计。五统一:统一教案、统一习题、统一标准、统一讲评、统一巩固。

  4、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学校要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为总课题,围绕新课程实施、教材教法、学生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研讨。倡导微型课题研究,要求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求每个学科组年年有校级课题、三年内必须申报一个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学校要统筹做好教研课题的过程管理,教研组要对教师和学科组的课题研究予以具体指导,组织好研究成果的结题、鉴定、评价、推广。

  5、实行教师外出培训汇报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外出学习培训后要及时在校内汇报或传递学习培训的成果和信息。否则,相关费用不予报销。

  6、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校要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由高一级职称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负责指导1—2名青年教师,开展长期的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汇报、交流与指导活动,并作好指导活动记录和青年教师成长记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

  7、建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学校要每年推荐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相关评选。对被评选为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在提拔任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

  8、建立严格的教研考勤制度。所有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履行请假手续。学科组应做好出勤记载,对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应按旷工处理。同时学校要随时检查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加大督促力度。

  9、建立教研工作档案制度。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工作,并纳入学校日常考评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学科组的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考勤考核记录,教师的听课记录、公开课教案、教研记录及总结材料、论文及其他作品(复印件),教师和学科组的课题研究记录材料、研究报告,指导青年教师的记录材料,教师教育教学评估材料等档案资料应及时收集、分学期整理保存。

  10、建立教研工作年度总结表彰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有教研工计划和总结,每年暑期结合校本培训,召开一次表彰会,对教研工作有突出贡献、教研成果显著以及指导青年教师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考评

  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研常规工作进行一次考评,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考评范围,并将其结果公示后报学校备案。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必须加强。现提出如下要求:

  1、各学科每学年必须确立一个教研课题,并认真制定教研计划。通过理论学习、方法研究和实践活动,达到解决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反复研究、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学校领导做到每周深入一个学科组参加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

  3、各备课组,每学期必须集体做教研汇报课,可以每人做一节。

  4、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全校性教研观摩课。

  5、学期末,各教研组要进行教研工作的总结和汇报。

  6、学校定期总结全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奖励先进教研组。.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一、教研组的地位和主要任务

  1、地位:学校教研组是市、区、校三级网络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学校具体组织和落实教学工作,提高本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保证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学科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基层组织。

  2、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确定单元或全册教学质量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教材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教改信息;组织组内观摩课;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验课的探讨,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

  二、教研组长职责

  教研组长由校长聘任,主持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保证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制定一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报教导处。并组织全组教师认真落实。

  2、组织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学习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把握教改方向;落实教学工作常规。

  3、提出本学科教育教学教研课题,并认真落实。组织教研活动,学习教学理论。注意引进新鲜经验,帮助教师确定教改专题,制定教改方案和实验计划。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师的校改经验,认真抓好教研组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

  4、对本教研组教学工作实施管理。带头完成听课节数,讲研究课观摩课等常规工作,了解各年级的本科教师教学情况,检查本组教师备课,教案,作业批改,讲课及后进生辅导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期中对本学科教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期末对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情况和教学质量做出鉴定,书面向教导处、分管校长和校长汇报。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管理,指导本学科达标,发现问题及研究,认真解决。

  5、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确定专人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使本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负责建立健全本学科的课外小组活动,指派专人负责,制定活动计划,督促检查,切实落实,期末要写出总结。

  6、加强学习和进修,带领全组教师提高分析驾驶教材能力,分析学情活动,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

  7、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注意汇报,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研组成员的职责

  1、加强教学研究、教改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2、教研组开学初必须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根据学校的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3、各教研组成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每个教师必须自选一个专题加以研究,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要有教师做中心发言,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气氛、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好记录。

  5、教研组成员必须开展经常性地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每人每期不少于20节。

  6、学期末,教研组、教师应围绕本学期教研专题写出经验总结或学术论文,并组织交流。

  四、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

  2、教研活动目的明确,记录规范,保证出勤,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会议形式应当丰富多彩。

  3、发言要注意畅所欲言和言简意赅的关系,坚持杜绝会议期间聊天。

  4、教研应当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应当注意教研内容贴近教学实际。

  5、本次教研活动结束时应当布置下一次会议的研讨内容。

  6、教研组长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将教研活动记录交教导处。

  五、教研组长工作细则

  (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内容:

  1、组织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保证各年级教学的连续、完整。

  2、组织学习《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3、了解全组教师的教学基本情况,发现经验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组织做好考试命题、批改和研究工作。

  5、开发、组织及评估课外活动,抓好学科竞赛工作。

  措施:

  1、每学期全教研组集中备课不少于四次。

  2、课堂教学情况分析不少于一次。

  3、每学期考试分析不少于两次。

  4、每学期一次课外活动研究或学科竞赛研究。

  (二)加强教师管理

  内容:

  1、负责本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

  2、指导每一位青年教师。

  3、帮助教有成就、教有特色的老师做好总结工作。采取措施:

  (1)每学期至少听每一位老师讲课一次,交流一次。

  (2)组织研究课、观摩课和公开课。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教学档案是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重要文件。教学档案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全过程。此外,教学档案是对本教研室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记录,是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教研室应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档案和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此,特作如下档案管理规定:

  一、各教研室要留存以下档案资料:

  1、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书,教学任务书,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讲稿,教改方案;

  2、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3、各类试题及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

  4、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各种教学活动记录及经验交流记录;

  5、教学质量工程、教改立项课题、标书,各种成果、奖励证书复印件,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6、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计划,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意见表,教学人员名单,教师个人鉴定,教师任课表及完成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7、系上发放的教学有关文件,计划调整审批报告,教师调课申请,电教资料教学电影片、录象带、教学课件教学幻灯片等。

  二、教研室教学档案要有专人保管,凡本教研室教学人员需借阅、借用档案资料者,按规定办理借阅、借用手续,用毕即还,不许转借他人,不许替人代借。

  三、所有教学档案均属教研室重要资料,任何人不许剪贴、涂改、损毁、不许改头换面,因此造成重大损失者一律追究责任。

  四、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要注意广泛收集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信息、论文、学术动态,按类型整理、归纳,不断完善档案资料。教学人员要积极协助教辅人员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五、教学档案资料应定期检查,做到防火、防潮、放虫蛀、鼠咬、霉变。

  六、贵重档案资料如磁盘、录音带、影碟、课件等应设专柜保存,须防火、防盗、防潮、防消磁变质。

  七、教学档案资料应清洁、整齐、有序。

  物理化学系

  20xx-1-4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集锦

  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的负责人,是本教研室的教学、学术课程或专业带头人,肩负着具体管理本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组织指导本教研室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科研活动及专业建设的责任。为了促进教研室主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的目的

  教研室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研室日常教学工作秩序、教学质量及专业或课程建设。加强对教研室主任工作的检查、考核,经常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促使他们在岗位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真正成为课程或专业带头人,带动整个教研室建设,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二、考核的内容

  (一)工作态度

  工作积极主动,接受任务不推诿,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任务,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

  (二)工作能力

  具有组织教研活动和教研室日常工作管理,指导本室专业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科研活动能力;是本室专业或课程的带头人。

  (三)常规工作

  1.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本室教学工作,遵守教学纪律,无教学事故发生。

  2.按要求组织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

  3.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状况。

  4.严格把握教研室的试卷质量关,每学期进行各门课程的质量

  分析和试卷分析。

  5.严格审签教师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和教案。

  6.负责兼职教师、双肩挑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

  (四)教学改革与科研

  1.积极组织、参加教学改革,专业教研室每学年有一门以上的教改课程。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完成规定数量的教研课题和学术论文。

  3.开展学术讲座(或报告会),向学生介绍新科技、新成果、新工艺、新方法。

  (五)教研室建设

  1.编写教材或教学辅导材料。

  2.按系有关规定合理选定下学期使用的教材。

  3.教研室及所属实验室建设有计划、有措施,任务落实。 4.所属设备物品账物相符,设备完好。 5.建立教学档案,教学资料齐全,并不断完善。

  (六)新教师带培

  新教师带培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效果。

  三、考核的程序

  (一)系组织教研室全体成员进行评议并打分(占总分的60%)。

  (二)系教学领导对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评分(占%),并结合的评议写出评议意见,拟定等级。

  (三)将考核等级记入被考核者履职考核档案。

  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与学年度教师履职考核同步进行。

  四、考核的等级

  (一)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等级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三等,总9020%评在分以上者可定为优秀,优秀比例不超过。

  (二)教研室的教师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教研室主任考核等级不能定为优秀。

  1.有较大及以上教学事故者;

  2.有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者。

  五、奖惩的方式

  对每学年度考核等级为优秀的教研室主任,由系进行一次性奖励;连续两次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教研室主任,取消教研室主任任职。

  六、本规定由化学科学与技术系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