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自北魏以来,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双方这一迫切要求的是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宋太宗 D.元世祖
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 B C D
3.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材料表明科举制度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C.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
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
5.右表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6.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这番举措
A.完善了科举 B.巩固了边疆 C.加深了汉藏情谊 D.促进了中日交流
7.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 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 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 威震四海
8.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殖民者盗走的中
国文物(见右图),其上印有“咸通九年”(即
公元868年)字样。由此判断这件文物最有可
能属于
A.东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9.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两千三百
余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接近五万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开放的文化政策 B.统治者的提倡
C.经济的繁荣发展 D.唐朝人口众多
10.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
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由此可见,岳家军
A.作战英勇 B.爱护百姓 C.物资充裕 D.战术先进
12.宋朝时期 ,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
13.右侧遗址所示机构的职能是
A.调解民族关系 B.管理海外贸易
C.负责纸币发行 D.兴修水利工程
14.“□□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
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处应填写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