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政治重要的知识点的归纳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高考政治知识点

  一、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2.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②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纪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的职权——监督权)、人民政协的监督(民主监督职能)、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权)、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公民的监督权、舆论监督制度)。

  政府的权威

  高中政治基础知识

  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文化的社会作用

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考政治知识要点

  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品是交*的关系。国民收入与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那部分国民生产总值不是等同的。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收入的分配是不同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不是由国家统一分配;财政收入是由国家经过预算进行分配的。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财政收入经分配后也分作积累和消费。但两者不等同。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来自国民收入,另一部分来自非物质部门。

  2、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节余;收小于支。第一种情况意味着财政没充分利用,第二种状况叫做收支平衡,第二种状况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主要*借债来弥补,但发行货币也是一种消除赤字的办法。不能笼统地看财政赤字是有利还是有害。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等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3、我国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运用财政收支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消费。所以影响财政,税收增长,储蓄增长,家庭收入等的根本原因(基础性)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5、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但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并不是完全否定这些特征。它们也可能具有其中的某一个甚至两个特征。税费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利用税的固定性特征来让农民减负的。

  6、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领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一一制定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银监会既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企业法人,但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人。银监会产生后,行使着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形成了出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组成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使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7、要弄清债券与股票,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几组概念的区别。

  8、从广义来看,对公民来说,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商业保险和购买股票都属于投资行为,都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从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居民储蓄的直接结果是货币退出流通,只有当银行再贷出时货币才又进入流通。

  9、虽然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但我国仍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使我国的金融政策具有连贯性,对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