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不是录音笔 —— 甄选重要的部分,才能让写出来的对话简洁有力。
《无间道》中,警察陈永仁和反派卧底刘建明曾在天台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刘:能不能给个机会?
陈: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谁知道?
提到文章中的对话描写,很多人认为这非常简单,只要把两人的对话原封不动的写到文章中就可以了。但其实我们的日常对话60%都是无意义的,而写到文章中的对话,应该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有时原始的对话无法发挥预设的作用,我们还要对其进行加工,以达到情节推进、刻画人物形象等作用。
代入身份才能写好对话
文章中的很多对话,都是由作者想象完成的,如果作者在撰写对话时没有将自己代入到人物身份,写出来的对话就会非常不真实,无法让读者接受。就好像我们去看一部影视作品,演员一说话,观众就会发笑,可能不是因为演员演的不好,而是编剧写的对话非常不符合人物身份。
例:
《亮剑》
- “我估摸着城门楼子是块难啃的骨头,老子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在鬼子的增援部队赶到前咬开它!”
- “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什么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对话的三种不同写法
一、情节发展的对话
对话有介绍情节发展的作用,而有时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对话,其实作者是在写场景。
例:
- “我为他付出了所有,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
- “那就从头再来?”
- “怎么再来,我20年的青春,我的付出,我所有的一切,都被他毁了,都被这段感情毁了……”
二、自述性对话
也被称为自言自语,它也是对话的一种,但它不要求对方的回应。如飞机晚点了,我们质问航空公司柜台服务员,“你们是怎么搞得,连个最基本的态度都没有?”这时,服务人员的回答并不重要,质问本身就一种情绪的发泄,这不是正常的询问,所以也不需要获得回答。
自述性对话的使用范围很广,如影视作品中的旁白就属于这种。电影《大话西游》中有这样一段旁白:“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地爱上我,因为我决定说一个谎话。虽然本人生平说了无数的谎话,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这就是一段自言自语式的对话,它不求观众回应,只是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表达出来。
很多人说自述性对话是叙述,而不是对话,因为对话都是两个角色的你问我答,而这种自言自语怎么能算是对话呢?其实对话最大的特点是有指向性,即要向某人或某物倾诉,只要有了倾诉感,那就是对话。
三、双关式对话
即两个人对话中说的是一件事,但表达的却是另一层意思。在写双关式对话时,你需要同时考虑两个问题:首先,对话放在现实中不能突兀;其次,对话隐含的意思不能过于隐晦,读者要能破解其中的含义,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感觉。
例:
两名地下共产党员的对话:
- “最近风大雨大,你可要小心。”
写作练习 -《你到底有完没完》
NBA总决赛的赛场上,比赛剩下最后20秒。在勇士的主场,公牛落后勇士两分。
公牛队乔丹带球进攻,勇士队库里防守。
库里作好防守的姿势,凑近乔丹,开始说话。
“来吧,篮球之神,你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我的时代了!”
乔丹歪了下嘴角,回到:“是吗?我扣篮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库里:“所以我说你老了,昔日辉煌不在!”
乔丹继续拿着球站在三分线外,看着计时器的数字快速跳动:“哼,知道你的三分很准,知道你很狂妄,但到这个节骨眼上,咱们比的是大心脏!”
库里:“好啊,你的心脏不是大吗?有本事在我面前投个三分绝杀呗!”
乔丹看着计时器的读数到了最后2秒,冷冷的说了一句:
“你到底有完没完。”
随后,他干拔后仰跳投。库里被那句话怔住,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能用眼神看着那道完美的弧线飞向篮筐。
计时器归零,同时,球唰的一声落入篮筐,干净利落。
公牛反败为胜,公牛全队沸腾,勇士主场球迷一片哀声。
乔丹走到库里旁边,丢下一句:“我说完了,你呢?”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可判定你来自平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