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阿里文学进场:如何卡位互联网+红利时代网文3大趋势?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阿里文学进场:

如何卡位互联网+红利时代网文3大趋势?

庄庸(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

(2015年5月26日下午两点,受邀参加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环七圣中街12号云南大厦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三层C厅)举办的“2015阿里文学战略发布会”。

会场上,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先生在做主题报告时,点我名对网文ip发表互动看法。

接过话筒,我即兴谈了三点对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未来两三年大势和趋势的三大研判与预判,并对阿里文学进场后的作为表达了相应的关切和预期。)

来会场之前,正好接受了一家媒体的书面釆访,询问我如何看待阿里文学成立后有可能对网文产生的影响。

我回答说:我们总是高估十年内发生的变化,却总是低估末来两年可能发生的变革。

要观察与分析阿里进场的行动与意义,需要基于对互联网十时代网络文学末来两三年大势和趋势的研判与预判。

我对此势的判断有三:

第一,网文业界全民ip热、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开发,是传统网络文学最后一次突围之举,因为它既有的版权模式,造星机制,创富路径和逐利冲动,既造就了过去十年网文的成就和辉煌,又成当下二次起跳的羁绊和负累。

第二,我记得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句话,创新供给以激活需求。以此来研判,当下网络文学生态和平台重组与重塑的轴心,其实是链接需求和供给的变革与创新,其方向和路径将是垂直的精细化深耕,而不是横向的外延化扩张,比如亚文化x微社群的发掘。

第三,互联网十红利时代,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三网合-到社会现会生活,新的网络文学文化业态正在跨界重塑之中。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对于资本来说,寻找下一个最佳的商业模式成为热点,对于决策层管理层来说,它成为新舆论政冶管理和引导的最佳试点。因此,未来两三年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文学本身的问題。政冶,资本,网络原生的自主力量的博弈,将决定网络文学文化新的业态和生态。这是契机,也是挑战。

在此未来两三年互联网十红利时代里网文发展的大势和趋势研判与预判之下,我对阿里文学表达一种比较高的期望,希望阿里在未来两三年能卡位且卡到一个好的位置,并为网络文学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蓝海路径,而不只是在红海竞争。

问题是,HOW TO DO IT?

就像邵燕君女士在北大网文课上开玩笑式地说法,他们是干活的,我们是看干活的。所以,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痛。说什么都可以,反正又不是我们去干。

所以,我很“无耻”地只提出问题,不负责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