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

梦得:诗人刘禹锡,字梦得。

沽酒:买酒。

后期:后会之期。

犹:还,尚且。

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

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穷:寻根究源。

经史:满腹的经论才学。

清吟:清雅的吟唱诗句。

菊黄:指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重阳节。

家酿:家中自己酿的酒。

陶然:形容闲适欢乐的样子。

【翻译】:

少年时尚且不知担忧人生艰难,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

让我们用万钱买酒开怀畅饮,相对来看你我都已近古稀之年。

闲来时广引经史文句来行酒令,酒醉后吟咏诗句胜过那吹奏管弦。

待到家酿的菊花酒醇熟后,我们再一起陶醉在酒中和乐悠然。

【赏析】:

梦得,即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同龄(白居易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刘禹锡生于772年,卒于842年)。837年(开成二年),白居易、刘禹锡同在洛阳。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白居易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故得“闲饮且约后期”。他们两人皆历坎坷,又都是狂放通达之人。在两人闲饮的十多年前,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中曾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豪句。两位性情趣味相投的朋友诗酒相娱,将生平不快之事尽抛脑后,纵情享乐人生,“共君一醉一陶然”,纯然闲雅情怀。超脱如陶渊明,而惬意更在陶渊明之上。

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首句“少时”起得突兀,遂又以“老后”相对;三句写“沽酒”,四句忽又牵入“相看七十欠三年”句。从一时“闲饮”,推衍到漫漫人生,手法十分高妙。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表现了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