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引言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水患频繁。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在人工干预下,从此东湖及其周边的湖泊与长江分离。

1、天开

大凡河流山川

总让人感叹造化之神奇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在漫长的岁月中

长江携带了上游的泥沙

与其他水系冲积

形成了水网交错、湖泊星罗的江汉平原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长江南岸的东湖

便是由长江汛期洪水泛滥

泥沙在两岸不等量淤积

所形成的河流壅塞湖

因其位于武昌古城东部

故而得名“东湖”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历代以来

武昌城逐渐东扩

因而在史籍中

有许多湖都曾被称作“东湖”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今天的东湖由郭郑湖

汤菱湖、团湖、后湖等多个湖泊组成

沿着断谷不断侵入

东、西、北三面平原的陆地

形成众多的湖汊

湖湾交错

时隐时现、时狭时阔

与遗传于古云梦大泽的

浩浩汤汤与烟波浩渺

一同在33平方公里的水域上

演绎属于新时代的浪漫与想象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人作

东湖原属沙湖水系

百年前,与沙湖、白洋湖相通

并与长江相连

湖泊面积广大

水位受长江水位涨落的制约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每年夏季长江涨水

或春天水势稍大

江水便会将沙湖、郭郑湖连成一片

使江岸直抵磨盘诸山一带

尽成泽国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1、武丰闸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武泰闸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1899年至1902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

武金堤和武青堤

并在南北堤防上修建了

武泰闸和武丰闸

从此,东湖与沙湖分离

由天然湖泊成为人工控制的湖泊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在此后的四十多年中

东湖基本处于荒湖的状态

直到解放后

才逐步迎来了大规模建设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东湖风景区的建设起始于

新中国刚成立

爱国民主人士周苍柏

捐赠的500亩“海光农圃”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上世纪五十年代

以听涛景区建设为重点

掀起了东湖第一轮建设高潮

历经五年

行吟阁、听涛轩、长天楼、先月亭等

一批景观相继落成

清波绿树间掩映着亭台楼阁

步移景异,别有意趣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

以磨山景区建设为重点

掀起了东湖第二轮建设高潮

楚城、楚市、楚天台、楚才园等

一批展现楚风情的景点相继建成

极富特色,气象不凡

将古老的楚文化再次带到世人眼前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009年

武汉市开启“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

实施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

一系列配套工程开始推进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几十年间

因围湖造田、养殖、污水排放等

遭到破坏的生态得以慢慢修复

人水相济的局面初现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015年底

随着东湖通道建成通车

使还东湖路于广大游客市民成为可能

也揭开了绿道建设的序幕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016年12月28日

东湖绿道一期工程建成开放

万顷碧波之上,绿道蜿蜒向前

湖光山色移步换景

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2017年12月26日

东湖绿道二期与一期扣环成网

形成一百多公里的环湖绿链

七条主题绿道串联起四大景区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一处

远离红尘喧嚣的净土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现如今

东湖33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上

分布着120多个岛渚

112公里的曲折湖岸线上

120多个岬湾大小交错

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

全区森林面积2.5万亩

覆盖率高达85%以上

278种陆生脊椎动物在此栖息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巨大的城市公共空间

让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理想中的诗意栖居

从未像今天这样

与每个普通人如此贴近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3、生活

东湖自形成以来

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战国时,屈原行吟泽畔

三国时,刘备修建郊天坛

唐宋时期

东湖被称颂为风景胜地

李白曾在此放鹰

《湖北通志》记载东湖为“近城登揽之胜”

南宋诗人袁说友则在诗中

描绘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解放后

朱德视察东湖时欣然题写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

董必武、宋庆龄、何香凝、郭沫若等名人

均为九女墩赋诗、题词

有湖就有鱼

秀丽的风光之外

丰富的鱼类资源

养育了历代东湖边以水为生的渔民

明嘉靖年间《湖广图经志书》中

所载的郭郑湖河泊所

是保存迄今国家以官方名义

对东湖地区渔业资源首次主动开发的最早记载

如今

东湖附近的居民早已不再靠渔业生活

为保护水体

擅自捕捞水生动植物也被明令禁止

人们来到这里

是为了——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漫步湖畔,沿绿道骑行

观日出日落,赏四时之变换

在千顷波光中观鱼鸥嬉戏

穿过长堤杉影间的芳草繁花

投入自然的怀抱中

如果说

奔流不息的长江塑造了

武汉人敢闯敢拼

风风火火的性格特质

那么

悠悠东湖则用它的包容与宽阔

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温柔

拥抱每个放慢的脚步

随思‖我爱武汉东湖(84)

说明‖文图均引自《东湖绿道》微信公众号。也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