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天早晨,无意间在与掌上书店相遇,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安静的街区,开一家书店,午后煮一壶茶,与友人围坐桌前共读,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奈何,上帝给我开了个玩笑,让我学习了财务。几年财务学完可了不得,本来胆子就小,这下子变成了畏首畏尾的胆小鬼了。
开书店是吧?本金从哪来?店开在哪里?市场调查做的如何了?亏损了怎么办?
问题就像不要钱似的,想把我淹没在痛苦之中。书店之事渐渐地淡出了视线,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持续阅读好几年了,起初的时候读的是绘本,后来慢慢地开始看一些书,最近更是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遇见掌上书店看似偶然,但也非偶然,如果不是热爱读书绝对不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自然也会与掌上书店失之交臂。
在微信读书无限卡活动如此火热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去接触一个并不熟悉的平台呢?
成本低
掌上书店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1元开店就能拥有免费的5万本书籍,10万本付费书籍。
这一段时间,我也大致的浏览了下,人气比较高的书籍大多付费,这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有关,免费书籍大多是已经没有版权纠纷的书籍。满足喜欢小说、名著的读者。
付费书籍每天都会有新书上架,大多是最近比较火的书籍,对知识求知若渴的读者非常有吸引力。
不说书店里的书,光说1元买个开书店的梦想,也是值得的。
成立读书会
去年刚加入007的时候,就有成立读书会的想法,却总是想的多,做的少。
今年加入了小语战友组织的读书社群,看到不断地有人放弃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共读一本书,把有读书意愿的小伙伴聚集到一起,让有阅读习惯的小伙伴带动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读书呢?
拉个群很简单,可是维护运营就比较难了,需要一定的勇气。
开店是一个契机,让我鼓起勇气把爱读书、想读书的人聚到一起,带动更多的人喜欢上读书。
摘抄加深记忆
大平台都是由小平台做起的,微信读书背后是腾讯,资源、技术自然没的说,最近搞送无限卡的活动,看书基本做到了免费。
微信读书的无限卡活动需要拉好友组队,拉到新人中奖的概率比较高。没有去统计过微信读书的在线人数,但这次活动吸引的人群并不会少。
假设无限卡活动结束,读者形成了在微信读书阅读,每周用时长兑换的10书币不够买书的,到时候自然会充值或者寻找新的平台。
掌上书店刚运营了一年,技术并不成熟,书中的文字并不能复制,也无法在上面做笔记。
但劣势并不是绝对的。看电子书的朋友习惯复制的方式摘录原文,有写笔记习惯的会在后面写上几句,没有这笔记习惯的就只能看着复制的原文暗自欢喜。
这两周我们一直在共读《哈佛情商课》,推荐小伙伴用见、思、行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下践行。
没法复制的情况下,我开始用抄写见的部分,抄一边,效果还不错,比直接复制记得更牢固,在摘抄的过程中多了一点思考的时间。
打造管道收入
既然是店主,意味着要开张营业的。掌上书店对于店主,自己充值可以获得20%的佣金,你书店的顾客充值,店主获得15%的佣金。
读书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电子阅读也将更加普及。
起初,我在想,有免费的,我非推荐付费的,忒不厚道。可是,转过头一想,开店做生意,能不能做成功还得顾客愿意买单呢。
现在都流行建立管道收入,多个管道总是好的吧。开门做生意,只要你以诚待人,会有回头客的。
过去两周,有25个小伙伴加入阅读行列,我们一起共读《哈佛情商课》,知道了情绪管理的必要性,也学会了通过自我感知、接受和激励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后,我们将一起共读,如果你对共读或者开店感兴趣,欢迎来找我,期待你带动更多的人加入阅读行列。
我开了一家书店,邀你共读,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