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诉讼人可以单独起诉,但其诉讼行为只对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他共同诉讼人有效。共同诉讼与代表人诉讼的区别在于代表人诉讼是由代表人进行具体诉讼,而共同诉讼是由全体当事人参与诉讼。代表人诉讼是共同诉讼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当事人人数众多且诉讼标的共同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共同诉讼人可以单独起诉吗
1、共同诉讼人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单独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二、共同诉讼与代表人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或双方为两人以上的诉讼。共同诉讼属于诉的主体的合并。一般将共同诉讼分为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
代表人诉讼是共同诉讼的一种,只是由于人数众多,法律要求推举代表人参加诉讼,以便程序的进行。诉讼代表人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中的重要概念。诉讼代表人,是指在代表人诉讼中由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推选出来,代表该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构成代表人诉讼的条件是: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一般指10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同一种类(这是构成共同诉讼的前提)。代表人诉讼根据起诉时当事人人数能否确定分为两类: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代表人诉讼与共同诉讼的区别在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形式上的区别);具体诉讼由诉讼代表人进行而不是由全体当事人进行(实质上的区别)。但是代表人诉讼的基础仍在平共同诉讼,众多当事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或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
结语
共同诉讼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单独起诉。而共同诉讼与代表人诉讼的区别在于,代表人诉讼是在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中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而共同诉讼则是由全体当事人共同进行。尽管有一些形式和实质上的区别,但代表人诉讼仍然是基于共同诉讼的基础上进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五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