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讯,就在【卓越教育】
此前,教育部统计,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 1222万人,同比 增加43万人,再创新高。
毕业生人数持续 攀升,职场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的 专业选择变得 尤为重要,因为 它关系着我们的就业方向 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
每年高考招生时,大学提供的专业琳琅满目,但值得注意的是, 已有八个专业被亮起“红牌”警告,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市场已严重饱和 !接下来,卓小越就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些专业,建议2025届考生与家长们重点关注!
01
2024年红牌、绿牌专业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全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对本科生就业的调查,该报告将大学专业分为了绿牌专业和 红牌专业。
绿牌类专业:主要是指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据统计,近五年被列为绿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本科专业是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均为4次),其后是微电子科学及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网络、能源与动力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均为3次)等。这些专业除数字媒体技术之外,均属于工科门类。
绿牌专业大部分受 经济、政策等宏观条件影响, 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填报绿牌专业时,需要综合考虑 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各院校新增专业及新建学院的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
此外,2023届毕业生中, 本科电子信息类、数据科学类、计算机类专业收入普遍较高。2023年本科信息安全专业(月收入6872元)薪资超过了软件工程类专业(月收入7061元)。
红牌类专业:主要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近五年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是 应用心理学、法学和绘画(均为5次),接下来是 音乐表演(共有4次),再其次是 化学、历史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均有2次),最后是2023届就业局势较差的 教育技术学(1次),这也是近五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首次榜上有名。
02
八大严重饱和专业
根据教育部以及《人民日报》统计的数据,下面八个专业被亮”红牌“警告,说明已严重饱和,各位同学报考时需要谨慎考虑。
工科类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根据各方的统计数据,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成为工科里面 就业率最低的两个专业,在全国的所有专业里面,也基本属于倒数的状态,目前已经 被教育部亮红牌警告,而且已经建议 多所高校撤销这两个相关的专业,以减少毕业生的数量。
我国的生物行业目前的规模并不大,生物公司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市场的容量是非常的小。这两个专业的 本科学生更多的是 接触到理论知识,并没有做到深入研究,所以本科的就业率很低。
基础类专业:化学、应用物理学
我国基础学科类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是比较难就业,因为这些专业 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
物理毕业生一般毕业去向是物理老师,而化学专业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是跨专业考研,希望将来能够留在研究所工作。
文科类专业:历史学、法学
这两个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红牌专业里面,已经是连续多年榜上有名。我国文科类的大学里面基本都开设有历史学和法学专业,所以 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是已经严重饱和。由于这两个专业的就业面都比较窄,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
比如历史学专业,学生除了做历史老师,就只能考公务员或者是进入博物馆工作。而法学专业因为严重供过于求,本科的学生已经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两个专业都是偏向于考研,本科阶段竞争力较低。
艺术类:绘画、音乐表演
这两个专业本身比较冷门,每年却招收大量的学生,导致市场饱和。 如果家里没有背景,就很难找到工作。而且艺术类的专业本身就很烧钱,如果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很多家长都会看到心寒。
以上八个专业,在近几年教育部的就业数据里面表现不佳,说明毕业生市场已经严重饱和。但卓小越想说,被亮“红牌”不等同于就是“差专业”,也不意味着该专业没有发展前景。
比如说法学专业,在很多985、211院校还是成功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专业的需求有可能会在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不能全然带着“红色眼镜”看待学校的这些专业,要 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家庭情况等因素慎重考虑,并 提前做好大学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你认为还有哪些专业难就业?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