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选择学校。建议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六个月开始查看学校的网站,并尽可能的咨询一些经验丰富一点的专业人士。无论是招生要求、学院特点还是专业发展方向,每所候选学校都需进行深入研究。
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时,一个重要的办法是了解目标院校所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以及每天的学习日程是怎么样的。你更偏重研究还是课程?是否有机会加入实验室?是否有与自己研究方向匹配的大学导师?这些全部与未来的学习密切相关。
虽然在开始申请学校和准备实际材料时,申请过程才算正式启动,但提升竞争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定规划、准备相关的标准化考试、选择合适的科目、参与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以及充分利用每个暑假,皆是逐步增强自身背景的重要方式,帮助自己脱颖而出。同时,在填写通用申请表格时,刻意夸大自己所花费的时间是不诚实的表现。
推荐信最好找了解你的老师来写,尤其是你的辅导老师,能够强调他们对你的了解时间较长或者授课过多个学期。如果找一些知名人士,但与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这样的推荐信理论上意义不大。由于可选的范围很小,因为这个原因在选择推荐人时,应该以任课教师为主,并且确保推荐信的质量。大学会更信任自己学校的教师所写的RL推荐信,一般的推荐信大同小异,缺乏亮点。
因此,如果推荐人有出国求学经验,会更有利于提升推荐信的价值。
套磁通常是在确定申请项目后就开始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拉近我们与学校教授之间的关系,正因为这个原因找到与教授的共同点非常关键,例如说类似的科研方向或兴趣点。
这样,教授在阅读你的套辞信时能够产生初步的好印象,并认可你的背景,同时意识到你能够对他的项目有一些帮助,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大学整体的申请流程,学校不同项目对于申请材料的寄送要求各异。学校一向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因此学生需在第一轮截止时间之前将所需的申请材料提交。然而,对于某些项目来言,提前寄送材料并不是必要的,提交的材料会被存放在招生办公室的保险箱中。
大学不能够在此之前看到学生的申请材料,这一规定超严格。在申请截止日期过后,所有参与审核的大学导师会齐聚学校,开建材料,进行相互审阅,整个审核过程井然有序地展开。
讲到这里,在此先谢谢你读完。
结束前,一定要望同学们快乐常常相伴。